

2025年8月,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新生军训全面启动。在烈日与汗水交织的训练场上,新生们以挺拔的军姿、整齐的队列、铿锵的口号,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深刻体现了军训在锤炼意志、凝聚共识、践行爱国主义与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思想引领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军训全过程。通过集体训练、团队协作、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共同利益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2025级新生在军事训练与文化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二、爱国主义融入军训,坚定理想信念
军训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学院通过组织升旗仪式、国防教育讲座、军事历史讲解等活动,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2025级新生在训练中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与国家使命感,明确了自己作为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责任与担当。
三、劳动教育实践体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军训作为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内务整理、环境清扫、设施维护等实践项目。学生在劳动中体会艰辛、珍惜成果,培养了勤俭节约、踏实认真的劳动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训练+劳动”的育人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为其今后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四、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促进全面成长
为缓解军事训练的紧张节奏,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军训期间组织了歌咏比赛、文艺展演、社团体验等多项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学生的才艺和创造力,更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2025级新生在活动中增进友谊、提升素养,实现了“文武并举、身心共进”的育人效果。
五、团结协作见实效,凝聚集体力量
从队列训练到内务整理,从歌咏比赛到实战演练,团队精神始终是军训的主旋律。马院学生们在共同挑战中学会配合、信任与支持,真正体会到“同心同德、同行同向”的集体力量。这种精神将成为他们未来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重要支撑。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2025年军训,实现了思想教育、体质锻炼、劳动实践与文化育人的多元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者的重要阵地。学院将继续深化军训育人内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
3537.37
15.58 0.44% 4015.52亿
14711.184
97.212 0.67% 6482.90亿
3421.329
27.614 0.81% 698.30亿